
江苏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秋收秋种工作重要批示精神,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全面压实责任,积极应对今年入秋以来我省部分地区连续阴雨等不利因素,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有力保障秋收秋种工作顺利进行。截至10月末,全省银行机构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4812亿元,农业保险为全省441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966亿元。
一、锚定核心需求,强化金融资源精准保障。江苏金融监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委金融办部署开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金融顾问+金融明白人”行动,在全省行政村分批次配备“1名银行顾问+1名保险顾问”联系服务,带动金融资源更大力度、更加精准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力有效支持农业生产。资金保障方面,各银行机构提前部署谋划,主动对接各级农业农村、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部门,走访粮食经纪人、重点粮食企业、种粮大户等各类主体,精准掌握秋粮生产形势、市场行情及资金需求,根据秋收秋种的资金需求特点,制定针对性服务方案。农发行江苏省分行于8月末即完成拟支持收购企业的客户分类、额度核定和授信审批,确保收购资金审批流程到位、额度充足,备足首批180亿元秋粮收购专项资金。农险保障方面,江苏金融监管局联合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行动方案,督促农险经办机构精准投保理赔。各农险经办机构持续提升三大主粮种植保险保障水平,扩大农户承保覆盖面,积极运用水稻制繁种保险、水稻种植倒伏保险、主粮节气气象指数保险等险种开展水稻全周期风险管理,截至10月末全省秋粮承保面积4925万亩。
二、聚焦服务升级,全面提升金融质效。江苏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靠前服务,细化举措,确保金融服务不误农时,有力支持农业生产。一是提高服务效率。一些银行机构走出网点,组建“服务队”,上线移动金融服务车,在粮库、收购点等区域设立临时服务点,提供现场开卡、转账、小额取现等服务。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指导各农商行为秋粮收购企业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采用“随申随放、额度循环”的灵活授信机制,简化流程节点,审批时效压缩30%以上。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江苏银行通过创新“苏银粮票”业务,精准服务粮食企业票据结算需求,构建“交易即支付”闭环,有效解决了粮食交易中的资金流转问题。南京银行创新开展与国有粮食储备库合作的“粮食仓单质押”业务,为粮食主体提供单户最高2000万元、单笔金额最高达仓单价值90%的授信,累计投放近1亿元。
三、应对阴雨天气,筑牢秋收“防护网”。入秋以来,多地遭遇持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田间积水、湿粮霉变、作物倒伏等问题直接影响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江苏金融监管局督促农险经办机构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通秋收理赔绿色通道,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及农户利益。一是强化预警,推进风险减量。推动保险公司健全保防减救赔体系,强化与农业、气象部门的联动协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向种植户发布秋粮作物生长期旬月报和天气预警提示。二是畅通渠道,实现快速理赔。督促保险公司快查勘、快定损、快理赔、不惜赔、不拖赔,确保农户尽快得到应有赔付。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打破传统农险的“收获后理赔”模式,提前全面启动查勘定损和理赔工作,对损失已经确定的秋粮进行快赔快处;对损失还不能完全确定的秋粮进行合理预赔,助力秋粮抢收。三是科技赋能,科学辅助定损。一些保险机构运用无人机、遥感监测、AI识别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定损理赔的精准性与时效性,目前农险平均理赔时效已缩短至20天。
end众财汇致力于分享财经资讯,汇聚行业精英智慧,推送文章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删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金多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